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blockbusting

英语作文    发布时间:2025-04-21  
划词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美国房产市场中既有趣又有点阴暗的术语——Blockbusting。这个词听起来像是"街区炸弹",但它实际上是一种房产销售策略,而且背后还涉及种族和阶级歧视的问题。

什么是Blockbusting?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住在一个安静的中产阶级社区,突然有一天,一位房产经纪人神秘兮兮地告诉你:"听说下周有几个黑人家庭要搬到咱们这个街区了,房价肯定会大跌,你要不要趁现在赶紧把房子卖了?"

这就是Blockbusting的典型操作!房产经纪人通过散布"少数族裔即将迁入"的谣言,制造恐慌情绪,诱使现有居民低价出售房产,然后他们再高价转手。

专业解释: Blockbusting是指房产经纪人在高收入或白人为主的社区制造紧张气氛,声称少数族裔或低收入群体即将迁入,会导致房价下跌,从而促使居民在"房价崩盘前"低价出售房产的行为。

为什么叫"Blockbuster"?

这个词可有意思了!Blockbuster原本指的是二战时期的"街区毁灭炸弹"——威力大到能摧毁整个街区的炸弹。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

  • 超级畅销书(像炸弹一样横扫市场)

  • 票房大片(如《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票房炸弹")

  • 还有我们说的这种"街区炸弹"房产经纪人

冷知识: 美国著名的DVD租赁公司"Blockbuster"名字就来源于此,寓意他们的电影选择能像炸弹一样震撼观众!虽然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嗯...被Netflix这颗更大的"炸弹"炸没了。

Blockbusting如何运作?

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三步走来说明这个"套路":

  1. 制造恐慌: 经纪人开始散布谣言:"这个社区要变天了!"

  2. 低价收购: 害怕房价下跌的居民匆忙低价出售房产

  3. 高价转手: 经纪人要么高价卖给真正想买房的人,要么租给低收入家庭赚取租金

例子:在1950年代的芝加哥,有些经纪人甚至会雇佣黑人女性推着婴儿车在白人社区走动,制造"黑人要搬来了"的假象,然后趁机收购恐慌性抛售的房产。

为什么Blockbusting有问题?

这种行为至少有三大罪状:

  • 种族歧视: 暗示少数族裔迁入会导致社区质量下降

  • 剥削行为: 利用信息不对称剥削普通房主

  • 制造分裂: 加剧社区种族隔离和紧张关系

1968年,美国通过《公平住房法案》,明确将Blockbusting列为非法行为。但问题是——很难取证!

经纪人通常不会直接说"黑人要来了,快卖房",而是用各种暗示性语言,比如:"这个社区正在发生变化"、"现在卖还能卖个好价钱"等等,让起诉变得困难。

Blockbusting的深远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当时的房主,还造成了长期影响:

  • "白人迁移"现象: 导致大量白人家庭逃离城市中心,迁往郊区

  • 社区贬值: 人为制造的恐慌确实会导致社区真正贬值

  • 种族隔离固化: 加剧了美国居住模式的种族隔离

思考题: 你认为类似Blockbusting的策略在现代社会还会以其他形式存在吗?比如某些学区房的炒作是否也有类似逻辑?

如何识别和防范Blockbusting?

虽然现在Blockbusting不像以前那么猖獗,但了解如何识别还是很重要的:

  1. 警惕恐慌性销售建议: 如果有人用"社区要变天"劝你卖房,多问几个为什么

  2. 多方核实信息: 不要轻信单一来源的社区变化信息

  3. 了解法律权利: 知道这是非法行为,可以举报

  4. 关注长期价值: 社区多样性往往是加分项,不是减分项

现代社会的"变种Blockbusting"

虽然传统的Blockbusting少了,但类似的策略可能改头换面出现:

  • "学区房"炒作: 夸大或贬低某些学校的质量来影响房价

  • 社区"高档化"宣传: 过度宣传某些社区即将"士绅化"来抬价

  • 拆迁谣言: 散布拆迁或重建谣言来低价收购房产

例子:在某个城市,有经纪人散布"这个区域即将被划入较差学区"的谣言,导致恐慌性抛售,结果后来学区根本没调整,经纪人赚得盆满钵满。

词汇学习时间

让我们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相关词汇:

英文术语中文翻译解释
Blockbusting街区炸弹策略通过制造种族或阶级迁入恐慌来低价收购房产的行为
Blockbuster街区炸弹人/畅销产品既指实施blockbusting的经纪人,也指畅销书或卖座电影
Redlining红线歧视银行拒绝向某些特定种族社区提供贷款的做法
White flight白人迁移白人因少数族裔迁入而大规模搬离的现象


最后的小测试: 如果你是一位房产经纪人,如何在不涉及歧视的情况下,诚实地向客户介绍社区变化?试着用中文和英文各写一段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