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一个有趣又有点“尴尬”的英语表达——“to break wind”,也就是中文里说的“放屁”。这个表达不仅很幽默,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含义。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To break wind”直译就是“打破风”,其实指的是排气,也就是放屁。这个短语最早出现在1540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当时,它既可以指打嗝,也可以指放屁,不过现在通常是指放屁。
这里的“wind(风)”并不是指自然界的风,而是指肠胃中产生的气体。用“break(打破)”来形容排气,是一种比较委婉、幽默的说法。
在英国,大家常用“to break wind”作为放屁的委婉语,所以它经常出现在英国的笑话和日常对话中。
除了“to break wind”,英语里还有很多表达放屁的委婉语,了解它们能让你在不同场合更灵活地使用:
Fart — 这是最直接的说法,比较口语和粗俗,不建议正式场合使用。
Pass gas / Pass air — 比较委婉,适合在比较正式或礼貌的场合使用。
Let one fly — 口语化,带点幽默感。
Drop a bomb — 俚语,形象地比喻放屁。
Cut the cheese — 美国俚语,意思是放屁,听起来幽默。
下面是一些“to break wind”及相关表达的实用例句,配上中文翻译,帮你轻松掌握用法。
1. That little boy broke wind.
那个小男孩放了个屁。
2.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doctor advised him not to take any food until he broke wind.
手术后,医生劝告他排气后再进食。
3. Please excuse me, I think I just passed gas.
请原谅,我想我刚刚放了个屁。
4. He tried to be discreet, but he couldn’t help letting one fly.
他试着很小心,但还是忍不住放了个屁。
5. There’s a smell of gunpowder in the room — someone must have broken wind!
房间里有股硝烟味——肯定有人放屁了!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放屁的态度各不相同。在欧洲和西方文化中,放屁通常被视为一种自然现象,但公开谈论或表现出来仍然是尴尬甚至不礼貌的。为了避免尴尬,英语里出现了很多委婉说法,比如“to break wind”。
在英国,幽默地谈论放屁是常见的,很多笑话和俚语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比如“to backfire”这个词,不仅表示“发生逆火”,在俚语中也被用来形容“放屁”,因为发音和“fart”相似,带有幽默感。
而在中国,虽然“放屁”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一般不在公共场合谈论,属于比较私密的话题。
To backfire — 发生逆火(俚语中指放屁)
Beef-hearts — 豆子(俚语,幽默指放屁)
A breezer — 微风(俚语,指轻微放屁)
To cut one's finger — 割破手指(委婉指放屁)
To drop a rose — 扔朵玫瑰花(幽默指放屁)
To make a noise — 发出声音(委婉指放屁)
To sneeze — 打喷嚏(委婉指放屁)
这些表达虽然听起来很搞笑,但在英语口语和幽默中非常常见。学会它们,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文化幽默。
在英语交流中,谈论“放屁”这类话题时,使用委婉语会显得更得体,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者不太熟悉的人面前。比如:
Instead of saying “He farted,” say “He broke wind.”
用“passed gas”来替代“fart”,听起来更礼貌。
遇到尴尬情况,可以说:“Excuse me, I need to step out for a moment.”
如果是在朋友之间,幽默一些的说法也很受欢迎:
“He dropped a bomb.”
“Someone cut the cheese.”
“She let one fly.”
这样既能表达意思,又不会让气氛尴尬。